<tbody id="orvts"></tbody>
  1. <th id="orvts"><pre id="orvts"></pre></th>

      <rp id="orvts"><acronym id="orvts"><u id="orvts"></u></acronym></rp>

      <dd id="orvts"><track id="orvts"></track></dd>

      <tbody id="orvts"></tbody>

      中國政府網  |   山西省政府  |   呂梁市政府 無障礙瀏覽 今天是 網站支持IPv6   

      當前位置:首頁 > 政民互動 > 新聞發布會

      山西這十年丨省財政廳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第九場)

       時間:2022-09-01 08:56       大    中    小      來源: 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8月31日下午,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發布會,同時也是省財政廳專場新聞發布會。省財政廳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財政事業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省政府新聞辦主任 張羽: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在這里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發布會,同時也是省財政廳專場新聞發布會。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武志遠;

      省財政廳副廳長安曉飛;

      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蔡江澤。

      請他們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財政事業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武志遠作介紹。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武志遠: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山西這十年”主題新聞發布會。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山西財政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財政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推動財政工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十年來,山西財政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持續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一以貫之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全力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加快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為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財政支撐。

      這十年,我們堅持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心懷“國之大者”有了“新感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兩個確立”作為最深刻的政治領悟、最牢固的政治信念、最重要的實踐要求,將“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確保財政事業正確的發展方向。牢固樹立“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理念,建立完善“財”服從服務于“政”的工作機制,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將黨和國家意志體現在財政政策制定、資金安排、管理服務全過程各方面。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刀刃向內一體推進“三不腐”,扎緊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和監督的制度“籠子”,不斷開創財政部門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

      這十年,我們堅持全力以赴開源節流,財政收支總量邁上“新臺階”。牢固樹立科學理財理念,堅持把增收節支作為財政工作的永恒主題,既注重財政收支規模和增速,又力求提高收入質量和支出績效。一方面,全力拓展財源、壯大財力。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2年的151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35億元,累計完成近2萬億元,年均增長8.9%,其中稅收收入占比提升5個百分點,實現了財政收入穩中有進、量質提升。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支出、提升績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2760億元增長到5047億元,累計完成支出3.86萬億元,年均增長7.9%,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小錢小氣、大錢大方”,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貫穿財政工作始終,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不動搖,全省“三公”經費十年來只減不增,支出由48.6億元下降到13.7億元,下降了72%,節省下的資金全部用于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強化“預算有目標、執行有監控、完成有評價、結果有運用”的全鏈條績效管理體系,促進財政資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

      這十年,我們堅持精準有力保障戰略,服務高質量發展彰顯“新作為”。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在政策上調整優化、集成創新,在資金上統籌整合、加大投入,集中力量保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作出的重大部署、交辦的重大任務。創新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單。統籌資金優先保障清單項目,收攏拳頭凝聚力量,全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市場主體倍增工程等重點領域項目。全力爭取中央支持。中央對我省轉移支付由1107億元增加到2088億元,累計爭取中央轉移支付1.52萬億元,年均增長7.3%;2015年以來爭取政府債券4578億元,年均增長25.4%。連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2013年以來全省累計減稅降費超過3600億元,為市場主體送去“解渴”活水。促進擴大有效投資。累計安排專項債券2839億元,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基礎設施、太焦高鐵、大水網工程等一大批重點工程項目順利落地,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幅改善。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放大財政資金乘數效應,集聚更多社會資本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省級累計安排240多億元,設立技術改造、工業企業結構調整獎補等專項資金,支持傳統優勢產業內涵集約發展。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補貼、數字經濟發展專項等資金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模發展。全力支持科技創新。全省財政科技支出由33億元增長到83億元,年均增長近12%,出臺10個方面40條高含金量財政人才支持政策,吸引更多英才匯集三晉。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就瓿墒賴衅髽I“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維修改造,廠辦大集體改革穩妥推進。全面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支持山西金控集團打造國有金融投資運營平臺,推動晉商銀行在港上市,全力支持山西銀行掛牌運營,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健全,資本布局持續優化。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壯大經濟活動“細胞單元”。強力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持續注資壯大融資擔保機構實力,優化補償補貼政策,促進銀擔、擔擔深度合作,惠及小微企業和“三農”市場主體30多萬戶。

      這十年,我們堅持提質增效改善民生,助推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不斷增強財政的公共性、公平性,把財政新增部分進一步向民生和社會事業傾斜,穩步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省民生支出由2253億元增長到3976億元,始終占到財政支出的八成左右。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財政部門聞令而動、聽令即行,全力保障患者救助、防疫人員待遇和重要物資供應等,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32億元,為牢牢守住山西陣地提供充足的“糧草軍需”。堅持財政扶貧投入只增不減,省級安排434億元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年均增長17.5%,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建立財政保障鄉村振興五大機制,接續推進全省鄉村振興。省級投入278億元落實強農惠農各項政策,讓農民的“錢袋子”持續鼓起來。全力支持就業創業,全省投入就業補助資金200億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13.56萬人。支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省教育支出累計達631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6.3%。全力支持高等教育發展,2021年全省高等教育支出17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3.53%,支出占比排全國第2位。支持保障生態環境、養老服務、醫療衛生、優撫救助、群眾文化等方面一大批重點民生工程項目落地實施,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這十年,我們堅持蹄疾步穩深化改革,現代財稅體制建設取得“新成果”。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積極發揮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作用,穩步提升財政治理和服務效能。財政體制更加完善。扎實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出臺基本公共服務、醫療衛生等9個領域實施方案,厘清省與市縣職責和界限。出臺改革完善財政管理體制促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激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稅制改革更加深入。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持續深化增值稅改革,圓滿完成環境保護稅、耕地占用稅、資源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立法工作,地方稅體系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全面實施“零基預算”,制定出臺23項預算支出標準,預算編制的精準度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初步建成并運轉有序,財政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強化政府債務閉環管理,開好前門,嚴堵后門,妥善化解存量,強化監督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全省財政部門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劈波斬浪、勇毅前行,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續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作出財政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省政府新聞辦主任 張羽:

      謝謝武廳長的介紹。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中新社記者:

      “?;久裆?、保工資、保運轉”(簡稱“三?!保╆P系到基層政府正常運轉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請問,財政部門是如何防范“三?!憋L險、兜牢“三?!钡拙€的?

      省財政廳副廳長 安曉飛:

      感謝記者的提問?;鶎訌妱t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叭!笔潜U先嗣袢罕娗猩砝娴幕疽?,是推動政府履職和穩住經濟基本盤、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基礎條件。近年來,全省財政部門始終將“三?!弊鳛轭A算安排和保障的重中之重優先安排,始終堅持早謀劃、早布置、早預警,始終堅持市級幫扶、省級兜底,千方百計增強基層“三?!蹦芰?,確?;鶎诱嗥椒€運行。

      一是兜牢兜實基本民生,織密“保障網”。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我們堅持把保障基本民生作為“三?!惫ぷ鞯闹匾画h,拿出“真金白銀”著力保障重點領域和重點人群。累計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38.7億元,127.5萬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下達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12.76億元,全省65萬名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受益;投入1.49億元完成全省殘疾篩查、搶救性康復等工作。與此同時,及時調整基本民生政策,努力實現各項補助補貼標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漲船高”。城鎮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由1868元提高到3313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水平由55.68元提高到161.52元;全省人均基本公共衛生財政補助標準由25元提高到79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580元。各項民生提標政策的兌現落實,促進了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的穩步提升,人民群眾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

      二是加大財力下沉力度,置好“穩定器”。省財政不斷加大對基層的轉移支付力度。十年來,累計安排市縣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財力性轉移支付4800億元,年均增長15.2%,資金分配持續向財力困難縣傾斜,有效緩解了基層財政收支壓力,增強了基層“三?!蓖械妆U夏芰?。進一步加強資金調度,統籌開展資金月常規調度、中央直達資金單獨調撥、特殊事項緊急調度等,今年以來省級財政向市縣調度資金1428億元,確保市縣庫款保障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基層“三?!辈怀鰡栴}。

      三是建立四項工作機制,砌好“防火墻”。建立事前審核機制,將全省所有縣區全部納入“三?!鳖A算審核范圍,進一步規范縣級“三?!鳖A算編制,確?!叭!鳖A算優先安排、足額保障、不留缺口,從源頭上防范財政運行風險。建立日常監控機制,按月分析縣區財政運行情況,指導督促基層財政嚴格“三?!鳖A算執行、直達資金使用和債券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基層預算管理行為。建立應急處置機制,省市財政制定應急財力保障方案,縣級財政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合力防范和處置“三?!憋L險。2022年,省級財政首次安排市縣困難補助資金11.8億元,預留中央留抵退稅減稅補助資金32.6億元,重點解決年底市縣可能出現的特殊困難。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對民生資金分配、下達、支付、發放進行全過程、全鏈條監控,2020年至今,省財政分配下達直達資金3616.2億元,涉及惠企利民項目11178個,有效發揮了直達資金精準滴灌、直接惠企利民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三?!惫ぷ鏖L效保障機制,持續加強對基層財政的托底保障,堅決防范“三?!憋L險,兜牢“三?!钡拙€。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

      我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央和我省出臺的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有很多內容涉及財政。能否談一下,財政今年在幫扶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大盤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蔡江澤:

      感謝記者的提問。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和國務院穩經濟政策措施,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了七方面46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直接涉及財政的就有28條。省財政廳堅持靠前站位、主動作為,用好積極財政政策“工具箱”,打好“組合拳”,配套出臺了42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全力支持我省穩住市場主體、穩定經濟大盤。

      一是退稅減稅降費激活力。我們堅持“真金白銀”到位早一點,企業的生機活力就多一分。不折不扣落實各項退稅減稅降費政策,特別是將增值稅留抵退稅作為“重頭戲”,對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13個行業,一次性退還增值稅存量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截至7月底,全省已累計實現留抵退稅522.7億元,為增加企業流動性、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濟活力打下了良好基礎。其中,中小微企業在留抵退稅的市場主體中占比達98.8%,成為此次退稅政策最主要的受益對象。

      二是穩投資促消費增動能。有效投資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堅持提速擴圍發行使用專項債券,今年新增專項債券591億元,6月底前已全部發行完畢,共投向613個公益性項目,全力支持太原武宿機場三期改擴建、集大原高鐵、汾石高速等重點項目建設。發揮政府消費券的拉動效應和杠桿作用,下達省級補助資金4.2億元,支持發放數字消費券和“愛心消費券”,有效激發了消費活力,釋放了消費潛力。

      三是加強財金聯動聚合力。財政和金融是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我們努力找準財政資金與金融資金需求的結合點,研究出臺建立財政金融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強化在“專項債+項目貸款”、PPP、基金類、擔保類和保險類資金、重點項目合作等多方面的財金聯動。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指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金融機構開展“見貸即擔”“見擔即貸”批量擔保業務,更好促進市場主體貸款融資。設立3億元的省級天使投資基金,為種子期、初創期項目和企業提供支持,培育壯大風投創投市場主體。

      四是保障“雙鏈”穩定促循環。統籌運用、頂格執行政府性融資擔保、援企穩崗等政策,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政府采購合同傾斜支持中小企業。截至7月底,全省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金額達270億元,占政采合同總金額的八成以上。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航、道路客運、文旅、住宿餐飲等行業企業紓困支持力度,特別是牽頭制定強化市場主體倍增要素服務保障、服務業紓困、中小企業紓困等財政支持政策,并系統推進相關政策落地落實。下達市場主體倍增相關資金29.8億元,支持保障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重點推進實施“鏈長制”、高水平雙創平臺、農業龍頭企業、鄉村e鎮等項目建設。

      下一步,全省財政部門將進一步落實落細穩市場主體和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發揮好職能作用,履行好使命任務,推動財政資金政策更加靠前發力、更加精準有效,為我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門在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服務“三農”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銀”。請問,在這方面工作中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省財政廳副廳長 安曉飛:

      感謝記者的提問?!叭r”問題是關系民生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全省財政部門始終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堅決支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省農業農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偨Y十年來全省財政農業農村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堅決扛牢財政投入主體責任,保障“三農”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十年來,公共財政投入“三農”的力度不斷增強、資金總量持續增加,全省農林水支出累計達4655億元,占到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積極拓寬投入渠道,債券資金持續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累計安排農林水債券資金273.47億元,年均增長37.6%;堅決落實土地出讓收益“取之于農,主要用之于農”,逐年提高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2021年達到55.75%,資金總額達到101億元。財政保障“三農”重中之重戰略地位越來越堅強有力。

      二是精準發力強化保障,全力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十年來,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434億元,年均增長17.5%,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超過720億元,全力支持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率先組建投融資主體,籌措資金208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36.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1萬同步搬遷人口喜遷新居。在偉大的脫貧攻堅實踐中,財政支農工作也邁上新臺階,我省連續六年獲得中央扶貧資金績效考核“優秀”等次,累計獲得獎勵資金8.4億元。當前,我們正在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三是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確保農業農村領域重點任務落實。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著力強化糧食種植“兩保障”,確保糧食安全。投入農田建設資金超過300億元,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投入300多億元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安排農資一次性補貼16.65億元,保障種糧農民收益。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重要指示,加大水利林業生態建設投入力度,十年來,投入1150億元,實施大水網、農村飲水安全、河湖生態治理、汾河等主要河流防洪能力提升等重大水利工程,水利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及防汛抗旱減災取得顯著成效。投入492億元,支持林草生態建設,扎實開展國土綠化,全省山綠水清、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四是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領域。搭建完善“項目投資、農業擔保、風險補償、保險政策、財政補貼、財政獎補、財政貼息、鄉村振興周轉金”八個方面的財政政策體系,多層次覆蓋農業農村領域普惠金融和政府投資項目,引導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根據省政府授權,今年積極謀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PPP項目、現代農業產業園PPP項目和重大水利工程投融資項目,有望再撬動社會資本600億元以上投入農業農村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有效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在保持財政投入總體穩定的同時,積極優化財政支持政策和支出結構,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謝謝!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山西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門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蔡江澤:

      謝謝記者的提問??萍紕撔率歉哔|量發展的強大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將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聚焦補短板、抓關鍵、建機制,傾力支持我省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一是補齊兩塊短板。一方面,著力補齊投入不足的短板。我們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戰略性投入優先保障,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十年來,全省財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長11.9%,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幅4個百分點,全力支持國家先進計算太原中心、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另一方面,著力補齊人才不足的短板。2017年以來,下達3.5億元高精尖缺人才引進經費,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議”和特事特辦的引進方式,為全省六大工程領域引進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下達人才獎補經費6.3億元,吸引3800多名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晉工作,為我省科技創新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二是抓住兩個關鍵。即狠抓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率提升這兩個關鍵。我們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獎補力度,從2018年開始,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1億元兌現獎補政策,支持我省企業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553家,比2017年底增長2.18倍。設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七成以上可用于獎勵個人和團隊。大力支持中介機構在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牽線搭橋,對科研成果成功轉化落地的,根據企業實際投資情況給予一定中介獎勵,有力促進了我省產學研融合。

      三是健全兩項機制。持續健全科研經費管理新機制。實施科研經費撥付“直通車”,賦予科研單位科研經費分配使用、政府采購、對外交流等自主權,持續為科研“松綁”,為創新“減負”。健全完善科研項目績效評價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項目調整、后續支持的重要依據,推動項目管理更加注重質量、注重結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科技研發、人才引育、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好政策資金保障,為我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貢獻財政力量。謝謝!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省政府新聞辦主任 張羽:

      非常感謝省財政廳3位負責同志出席“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级片在线观看网站
        <tbody id="orvts"></tbody>
      1. <th id="orvts"><pre id="orvts"></pre></th>

          <rp id="orvts"><acronym id="orvts"><u id="orvts"></u></acronym></rp>

          <dd id="orvts"><track id="orvts"></track></dd>

          <tbody id="orvts"></tbody>